索引號:010808417N/2024-00298 | |
發布機構:寶雞市人民政府 | 發布日期:2024-07-15 09:21:37 |
名??稱:寶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寶雞市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方案的通知 | |
有 效 性:有效 | 文??號:寶政發 〔2024〕5號 |
寶雞市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設高效順暢流通體系有關安排部署,構建符合寶雞特色的內暢外聯現代流通網絡和流通服務體系,更好地服務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國家戰略腹地,夯實服務國家大局能力,根據國家《“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關于布局建設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的通知》《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方案編制要點》,結合寶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緊扣寶雞“一四五十”發展戰略,堅持“立體開放、全域流通,跨界跨域、輻射帶動,便捷高效、綠色智慧”,以推進“18710”工程(“1”指以寶雞港務區為核心,“8”指建設8條骨干流通走廊,“7”指聚焦7大任務,“10”指實施10大行動)為抓手,加快新質生產力賦能現代流通業關鍵環節和核心領域,培育具有寶雞特色的現代流通體系,助力寶雞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
(二)基本原則
---突出重點,服務大局。突出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核心定位,發揮寶雞城市比較優勢,帶動全市現代流通體系和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城市地位,服務國家戰略。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現代流通要素配置效率。突出政府引導,強化頂層設計與政策、要素保障,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提升現代流通治理能力和發展水平。
---統籌兼顧,全域協同。立足統一大市場,主動融入、對接各類商品骨干流通走廊,主動聯動各縣區、開發區,實施跨域跨界、全域協同、產業融合,推動現代流通業模式和業態創新,夯實現代流通業發展根基。
---暢通堵點,提質增效。發力破解現代流通堵點難點問題,暢通大動脈、激活微循環,推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現代流通規則制度,加速現代流通與產業融合發展,促進現代流通業質效提升。
---開放共享,融合創新。擴大寶雞對內對外開放戰略縱深,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積極打造區域性國際流通中心、供應鏈中心、工業品基地。加快與其他戰略支點城市、骨干流通走廊城市之間互補發展,創造全新動能。
---智慧綠色,安全可控。實施科技、數字嵌入賦能,推動現代流通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立足國家安全需要,增強重要商品和資源供給保障能力,提升相關商品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三)戰略定位
對標國家戰略需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西部大開發新格局,聯動各骨干流通走廊城市,實施功能延伸和產業融合發展,拓展大通道、打造大樞紐、豐富大流通、搭建大平臺,促進現代流通與供應鏈組織化、網絡化、一體化發展,努力建設區域性商貿流通中心、全國工業品制造與流通名城、“一帶一路”重要商品和資源集散樞紐。
(四)建設目標
到2025年,基本構建以寶雞為核心、聯動走廊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的現代流通體系,物流業增加值增速保持10%以上,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打造10個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專業市場,商品和要素流通質效和服務體系位列西部前10,流通市場主體綜合實力明顯提升,4A級以上物流企業數量達到7家,新增2家省級示范物流園區,培育一批內外聯動的流通新業態新模式,現代流通業基礎設施、組織效率和供應鏈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全市商品流通成本逐步下降。
到2035年,全面建成復合型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物流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5%,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比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現代流通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支撐現代產業發展的能力更加突出,流通主體進一步發展壯大,4A級以上物流企業達到15家,年交易額過10億元市場達到5家,流通網絡和通道更加健全,流通樞紐地位、集散分撥功能更加鞏固,與各走廊城市實現互聯互通,現代流通業典型示范作用明顯提升。
二、工作任務
(一)優化商品和資源要素流通環境
1.提升商事服務水平
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內涵,提升流通企業開辦、變更、注銷等商事服務規范化、便利化水平。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加快流通領域“證照分離”改革,消除流通領域市場準入隱性壁壘,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實現從“嚴進寬管”向“寬進嚴管”轉變,營造現代流通業優良發展環境。(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相關縣區政府、寶雞高新區管委會、寶雞港務區管委會落實。以下均需各縣區政府、寶雞高新區管委會、寶雞港務區管委會落實,不再列出)
2.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統籌推進流通領域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和金融監管,健全重大決策事前評估、事后評價制度。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信用監管、跨部門聯合監管等監管方式深度融合,提高監管執法規范性和透明度。對流通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分類監管規則和標準、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流通領域創新
加大流通領域企業品牌塑造、質量獎懲力度,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創新流通領域專利技術和知識產權交易機制,探索流通領域知識產權融資等新模式。引導流通企業開展前沿技術研發、創新和培育,加強基礎性、關鍵性核心技術的專利布局,提升流通企業價值深度和廣度。(市市場監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現代流通網絡和服務體系
1.建設高標準商品市場
打造重要商品區域集散中心。以寶雞港務區為主承載,建設聯接國內國際的區域性流通集散中心。加快建設大宗商品專業交易市場,同步發展細分領域專業型交易市場。布局建設西部大宗(進出口)商品倉儲及交易中心、西北地區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等重點項目,推動寶雞建成西部重要進口商品和生產資料分撥基地、區域性商貿流通中心。(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市場產銷渠道對接。借助中國鈦谷國際鈦產業博覽會、中國(寶雞)國際工業品(石油裝備)跨國采購展覽會等展覽展會,著重抓好市場銜接,暢通輻射全國的產銷對接常態化服務網絡,推動相關商品和資源快速流通。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鼓勵龍頭企業在中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營銷機構和寶雞產品分銷中心。依托寶雞供銷社、利民屠宰等龍頭企業,布局建設一批寶雞優質產品銷售中心,推動寶雞商品快速“走出去”。(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市供銷合作社、市郵政局、市貿促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壯大流通市場主體。支持寶雞重點流通企業參與物流樞紐、物流園區、交易中心建設與運營。培育發展一批物流樞紐運營主體、班列組織和多式聯運物流企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國家A級物流企業評級認定。招引國內國際龍頭流通企業,吸引國際貨物代理、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企業落戶或設立區域總部、分支機構。引導和鼓勵運輸、倉儲、貨代、快遞等中小物流企業抱團發展,延伸服務功能。(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完善商品交易網絡。打造火車站片區小商品批發市場集群、八魚鎮片區生活必需品批發市場集群、金臺大道及虢鎮片區建材家居市場集群、會展中心片區汽車交易市場集群、科技新城片區工業品5大市場集群。鼓勵商品交易市場與實體商業、電商平臺加強渠道對接,減少交易層級,暢通批零渠道網絡。加快商品交易市場數字化智能化設施設備建設,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功能強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商品交易市場示范基地。(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
優化農產品現代流通網絡。在眉縣、扶風、隴縣、千陽、麟游、太白等農產品主產區布局特色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加工物流園區。加快田間地頭流通設施建設,推進農產品產地市場、集配中心和低溫加工處理中心改造升級,加快農產品運輸、倉儲設施專業化改造。加強產銷地對接,暢通供需渠道,保障農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平穩,大力開展特色優勢農業品牌宣傳推介,提升寶雞農產品品牌美譽度。(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打造名優農特產品示范基地。以千陽、鳳翔、隴縣、扶風等縣區為重點打造蘋果高質高效示范基地,以眉縣、扶風、岐山等縣區為重點打造獼猴桃高質高效示范基地。加強設施蔬菜“三改一提”、高山蔬菜“一新二改三化”等標準化技術研究和集成推廣應用,發展標準化蔬菜基地。以隴縣、千陽為核心,建設奶山羊產業帶。加快推進食用菌、優質蜂蜜、水產養殖、中藥材、草莓、葡萄、櫻桃、核桃、花椒等特色產業,打造名優農特產品示范基地。(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創建農產品加工產業示范區。持續推進“十園百企千億”工程,加快12個農產品加工園區提檔升級。支持隴縣、扶風爭創百億園區,眉縣、千陽、岐山建設年產值50億元園區。支持金臺、眉縣、千陽創建省級農產品加工園區。支持太白、麟游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企業入駐。支持有條件的縣區推動農產品就地就近加工轉化,加快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完善多層級商貿網絡
加強城市商圈規劃布局。完善城市商圈布局,優化經二路、金臺大道、高新大道、科技新城4大核心商圈功能,打造橋南石壩河、石鼓太陽市、蟠龍新區等9個區域商圈,布局建設29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提升“太陽市—陳倉老街—羽陽里”核心街區等特色商業街區功能,培育消費新地標;加快恒太城、高力奧萊小鎮等商業綜合體開業運營,推進開元商城、吾悅廣場等綜合體品質提升,擴大消費能級。(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數字經濟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擴大農村物流服務覆蓋。統籌農村物流網絡與農業、商貿、供銷、郵政、交通運輸資源,建設集約節約、多業融合的市縣鎮村四級農村物流節點體系。推動農村物流節點一點多能、多站合一。整合縣域郵政、快遞分撥中心和流通網絡,打造縣域綜合型流通分撥中心。在條件成熟的縣區,獨立用地建設縣級分撥中心。完善鄉鎮級客運綜合服務站服務功能,推動客運、貨運、流通、快遞等多業態融合。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分類推進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逐步疊加寄遞服務。(市郵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推動商貿流通業態轉型升級
支持電子商務突破發展。創建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區域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電子商務骨干企業。發展本地生活服務電商平臺3家。推動美食、街區、商超、酒店、建材、電子產品、家具、醫藥等細分領域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加速直播電商、農村電商等規?;l展。強化電子商務雙向帶動和統籌整合能力,形成與電子商務發展相匹配的倉儲物流、快遞配送、流通服務體系。(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數字經濟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探索農業、供銷合作發展新模式,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和寶雞供銷農資聯盟建設,擴大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推動機床工具、石油裝備、軌道交通、電子信息等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流通業融合發展。打造寶雞市重要商品和資源供應鏈服務平臺,推進供需對接、集中采購、共同庫存、物流配送、支付結算等功能集成。支持寶雞大型商超開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引進首發商品和首店、旗艦店,拓展文化創意、休閑娛樂等業態。(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數字經濟局、市供銷合作社按職責分工負責)
發掘流通數據應用價值。加快流通領域數字化進程,強化流通數據應用,推動數據與工業、農業等領域融合發展。強化流通領域數據采集、加工、利用,開展流通發展態勢監測分析和預警預判,推動流通數據賦能生產環節,為流通領域提供決策支持。引導電商平臺、傳統企業發揮流通數據優勢,提升產銷銜接水平,拓展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服務,深度發掘消費潛力。(市數字經濟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擴大農村電子商務覆蓋面,加強鎮村級電商服務站點運營,促進農戶與市場有效對接,推動電商與快遞物流等協同發展。加快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抓好鳳縣、岐山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建設,支持千陽、眉縣、扶風、隴縣、麟游、太白爭取縣域商業體系建設項目。(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數字經濟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優化商貿流通企業發展生態
支持骨干商貿流通企業做大做強。鼓勵流通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加強技術應用創新,推動商貿流通設施、技術裝備、經營管理、交易結算等數字化聯動升級,提高跨業跨域跨界融合發展水平。鼓勵企業通過戰略合作、資本運作等拓展經營網絡,對接國內外商品產地和消費市場,完善全球采購與分銷渠道,培育國際資源配置和整合優勢。(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數字經濟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鼓勵區域特色商貿流通企業做優做精。培育具備區域特色、發展潛能的商貿企業。鼓勵企業積極創建地理標志產品,提高市場知名度,支持企業加快適應新消費方式,改善商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品牌價值。鼓勵區域商貿企業提高供應鏈精細化管理水平,深耕本地市場,拓展輻射范圍。(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中小微商貿流通企業轉型升級。完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服務體系,鼓勵中小微商貿企業發掘細分市場潛力,培育獨特競爭優勢,實現精細化、多元化、品質化發展。支持中小微商貿企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強商品質量管控,推動企業規范化發展。鼓勵平臺型、科技型企業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引導降低中小微商貿企業進駐和服務費用,提升企業持續發展能力。(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6.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提升寶雞全域開放能級。以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和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為牽引,著力構建“十字加多向放射”的立體開放通道體系。加快建設以寶雞港務區和寶雞機場為支撐的陸港、空港兩大樞紐,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寶雞副中心,推動寶雞機場建成投運,并培育打造成為陜西貨運樞紐。全面提升各類經濟開發區發展能級,打造全市開放矩陣。(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寶雞綜保區事務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內外市場有效聯通。完善促進內外貿一體化政策體系,建設內外貿一體化服務平臺,推動內貿企業按照同線同標同質要求優化生產鏈,編制寶雞對外貿易重點國別商品清單,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加強外貿企業存量和增量挖掘,引導大型企業在寶雞設立外貿公司,支持寶石機械、寶石鋼管、漢德車橋、陜汽商用車、中車時代擴大出口。推動姜譚經開區、扶風科技工業園、眉縣常興紡織工業園等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梯度轉移。深化同周邊國家在能源、原材料、礦產資源領域的開發合作,引導愛骨醫療、齊峰果業等企業加強與境外企業合作,加快商品、技術、資本、項目等“走出去”步伐。(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推動中國(寶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突破發展。完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推動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實施寶雞綜保區能級提升,加快加工貿易、保稅維修等新業態發展,打造集進口商品展示展銷、保稅物流倉儲配套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依托龍頭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寶雞名優產品海外倉、寶雞名優產品展示展銷中心等。支持寶雞港務區建設跨境電商物流產業園和國際郵件互換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寶雞綜保區事務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1.深入實施“多鏈合一”
完善現代流通供應鏈體系,推動寶雞工業品等商品實現采購、制造和流通協同。積極發揮西北有色金屬寶雞創新研究院作用,建設工業供應鏈一站式服務交易中心。以供應鏈引導帶動產業鏈,促進全市制造業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高水平協同和集聚發展,為走廊間各成員城市產業發展提供從研發、生產、檢測到營銷、推廣、售后的全鏈條服務,提升寶雞工業制品流通話語權。推動相關領域與現代流通業共建共享物流設施、商貿網絡、服務平臺,形成工業品供應鏈中心,實現供應鏈、產業鏈、金融鏈、流通鏈、信息鏈等多鏈合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流通賦能“中國鈦谷”
夯實千億級鈦產業集群。以寶雞高新區、眉縣為產業主要承載地,培育以鈦以及鎳、鎢、鉬等稀有金屬為主的結構鈦合金、功能鈦合金、鈦合金精深加工、鈦合金裝備及應用、殘鈦回收為一體的新型綠色鈦材料產業體系,構建從上游鈦精礦和鈦鐵礦原材料供應,到中游海綿鈦、鈦白粉和鈦材加工產品制造,到下游應用市場的全鏈條生態。支持寶鈦集團等龍頭企業創新發展,加快建設鈦及新材料產業園、鈦及鈦合金航空材料產業園、軍民融合新材料產業園,建設世界鈦及鈦合金產業基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動鈦產品快速流通。發揮寶雞鈦產業集聚效應,以商招商、拓展增量,吸引大宗商品貿易產業鏈企業落地集聚。推動寶雞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逐步實現期現聯動,探索“期貨+”“現貨+”等業態,助力鈦材料及鈦產品快速流通。聯動攀枝花等城市,加速海綿鈦、鈦礦等流通,培育西北地區鈦材中轉集散、加工制造基地。組建鈦材供應鏈中心,推動工業組織、原材料、鈦產品等高效流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構建鈦材流通服務體系。建立鈦及新材料產業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推進鈦交易中心、鈦及新材料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服務平臺、鈦產品外貿服務平臺等流通體系建設,推動民用鈦材標準體系建設和應用。健全陜西鈦及稀有金屬材料產業聯盟運行機制,支持寶雞鈦業協會創建5A級社會組織,用好綜合保稅區、國際鈦行業展會等對外平臺,加大鈦企業“走出去”步伐。(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流通融合汽車產業
以寶雞高新區、蔡家坡經開區為承載,推動寶雞生產電池、汽車軟件、雷達、高精地圖等零部件快速流通,推動寶雞成為全國汽車整車生產重鎮、汽車零部件區域供應鏈中心。支持陜汽、吉利現有整車企業釋放產能、擴大產銷網絡和規模。按照“配套寶雞、服務全國、出口海外”的思路,加快吉利寶雞零部件產業園建設,謀劃二手車、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推進法士特中輕卡、新能源變速器和漢德車橋擴能技改項目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國際、國內、本地“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零部件產業體系和流通網絡。(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流通協同裝備制造
推動工業品流通與供應鏈無縫銜接,重點打通上游原材料供應環節,加強原材料自給能力,深化與全國裝備制造強市聯通,強化相關產品接續保供功能,加速寶雞成為工業品流通與生產基地。以渭濱、陳倉、寶雞高新區為核心區域,打造軌道線路裝備、軌道工程機械、牽引供電系統三大產業集聚區,加大與中車集團、國家鐵路集團等合作,推動寶雞成為軌道交通領域特色產品供應集散地。以寶成航空、長嶺科技、烽火通信、凌云電器等龍頭企業為依托,推動軍民用導航、通信、光通信等產品和設備流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5.流通助力食品加工
依托西鳳酒集團、寶雞卷煙廠、祥和面粉等龍頭企業,引導特色食品加工企業發展食品精深加工,持續深化以煙草、白酒、乳制品、糧油、肉類為主的食品加工產業格局。實施搟面皮等特色產品提升行動,構建原料基地、加工轉化、市場營銷、物流配送等環節首尾相連、上下銜接的加工流通產業集群。聯動供銷集團,打造干支結合、點網聯動的食品流通專業市場和覆蓋城鄉的專業門店,加速形成輻射周邊、覆蓋全域的食品流通網絡。(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國資委、市商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體系
1.構建現代流通基礎設施網絡
構架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協同銜接順暢的空、鐵、公為一體的多式聯運立體綜合交通網絡。積極主動銜接國內國際主要物流通道和干線運力,拓展物流服務新業態新領域新模式,加強與全國和全球重要物流樞紐、能源與原材料產地、制造業基地、貿易中心等密切聯系,打造寶雞制造業物流供應鏈服務平臺,推動現代物流與裝備制造、特色優勢產業融合發展,形成面向全國、輻射國際的“四出境八出省”鐵—公—空—海多式聯運通道格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夯實流通基礎設施。連通陸港、陳倉、高新、代馬、經福、石姜等組團,打造沿渭河東西通道;串聯渭河兩岸經福和石姜組團、蟠龍與寶雞高新區組團、陸港和空港組團,構建南北向通道。依托干線公路、快速路、交通性主干道布局物流基礎設施,以“客內貨外”原則連接各大組團,東西向主軸沿渭河展開并軸向延伸,南北向主軸沿陸空兩港交通走廊延伸,形成中心城區“三橫三縱”城市貨運配送主通道。(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織密市縣鎮村物流網絡。統籌物流網絡與農業、商貿、郵政、交通運輸等資源,加強建設多業融合的市、縣、鎮、村物流網絡,發展集中倉儲、共同配送、倉配一體等現代物流新模式,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構建廣覆蓋、深通達、高效率的物流網絡,為生產要素跨區域優化配置,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保障。(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冷鏈物流水平
做強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依托眉縣國家級獼猴桃產業園區,發揮寶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示范引領作用,建設陜甘寧(國際)農產品物流中心等冷鏈物流設施,打造集聚西北、輻射全國的特色生鮮農產品集散中心。在眉縣、扶風、隴縣、千陽、麟游、太白等農產品主產區布局建設縣域特色農產品物流園區,完善預冷、初加工、冷藏保鮮、冷鏈運輸等設施設備,拓展冷鏈物流、農產品物流等功能。(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建立健全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加快建設區域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提升現有物流園區功能,加大現代農業設施裝備建設力度,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廣現代冷鏈物流,加快完善農產品流通設施布局,優化農產品流通體系,建立覆蓋農產品加工、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的全程冷鏈物流體系。(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寶雞綜保區事務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促進冷鏈物流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以寶雞(眉縣)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為核心,加快智慧冷鏈物流園、6萬噸共享氣調冷庫及標準化倉儲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健全農產品種植加工、檢驗檢測、展示交易、數據服務等功能,提升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輻射能級。強化寶雞(眉縣)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與隴縣、千陽、太白、鳳縣、鳳翔、陳倉等縣區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合作發展,擴大本地農產品物流服務品類,打造獼猴桃、蘋果等全國知名農產品品牌,帶動奶山羊、蘋果、獼猴桃、蔬菜等現代農業產業快速發展。積極對接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周邊省份特色農產品原產地,打造西北地區重要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寶雞綜保區事務中心按職責分工負責)
3.發展逆向物流服務
以國家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為契機,出臺相關激勵機制和政策措施,支持經營主體開展廢舊產品逆向物流業務,鼓勵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廢舊物資逆向物流服務平臺、網絡、模式、渠道和體系。依托大型物流園區、分撥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全面覆蓋的換新回收網絡;依托縣鄉村快遞網點整合提升農村換新回收站點、回收中心等,形成干支配倉有效銜接的網絡體系。(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打造應急物流體系
優化應急物資布局。完善寶雞應急物流基礎設施,打造層次分明、類型合理、協同高效的應急物資儲備節點網絡。分級分類建立應急響應機制,細化應急資源投入結構、運行組織方式,明確分工與協作職責,適時開展應急演練。(市應急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增強應急物流社會動員能力。強化跨區域、跨領域應急物流協調組織,提升寶雞應急物流資源統籌調用能力,加強應急時期運輸綠色通道和物資中轉調運站建設。健全應急物流運轉保障機制,引導建立應急物流大數據平臺,推動與應急管理信息平臺數據共享,提高應急物流組織能力。(市應急管理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快交通物流設施應急功能提升。依托寶雞重要物流樞紐設施,完善骨干物流通道多向調運功能和通道搶通、保通、復通能力。推動鐵路快運、公路轉運、貨運包機等多元替代,確保特殊情況下應急物流正常運行。強化干線、支線、末端應急物流組織銜接,提高應急物資接取送達效率。強化應急物流體系對產業備份系統的支撐保障,提升產能儲備投產轉化、快速轉運能力。(市應急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5.培育發展低空經濟
加強與西安、榆林、渭南聯動,推動低空經濟協同一體化發展,共同探索低空經濟標準體系、無人機運輸發展模式。加快培育以陜西壹控智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無人機企業,系統繪制產業鏈圖譜,鼓勵“寶雞制造”新型低空飛行器及零部件在流通流域廣泛應用。提前布局全市低空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低空地面基礎設施體系,與國內重點物流企業共同推進無人機起降點建設,滿足無人機的起降、備降、停放、充電、運輸及運營等功能需求。大力拓展城市低空配送場景,與重點物流企業合作,開展低空物流配送試點和商貿氣象保障服務,建設多層次低空物流樞紐體系。鼓勵寶雞綜保區探索開展低空運輸貨運等物流新模式,積極拓展低空航空器的保稅維修等貿易新業態。支持應急管理、衛生健康、公安、消防、農業等政府部門加大無人機、直升機在應急救援、醫療救助、城市管理、城市消防、農林生產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服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科技局、寶雞綜保區事務中心、市軍民融合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提升交通運輸流通承載能力
1.深化交通運輸體系改革
建立健全適應跨區域綜合交通運輸一體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文件,以改革為牽引,著力打通體制機制、制度環境、標準規則等堵點難點問題,推動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交通運輸市場體系。(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完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提升縱橫貫通鐵路網。積極推動寶中鐵路增建二線、寶漢高鐵等重大干線鐵路項目規劃研究,提高路網覆蓋率。推動寶成鐵路貨運提量,持續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和流通承載能力,增強鐵路運輸對現代流通的支撐作用。建設丈八、招賢煤礦至寶麟鐵路聯絡線,加快臨港制造工業區、鳳翔Ⅲ場公鐵聯運綜合貨運中心等鐵路專用線建設。(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織密內暢外聯公路網。加快推進高速公路網建設,建成眉縣經岐山至鳳翔、麟游至法門寺、眉縣至太白、鄠周眉高速公路,力促寶雞北過境和釣渭至磻溪高速公路開工建設,加快麟游至靈臺、乾縣經岐山至陳倉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構建國家高速公路區域迂回通道。有序推進原連霍高速市區段市政化改造工作,完善區域內東西向高速公路出入口設置布局,強化與城市路網銜接,加快推進G310眉縣青化至渭濱高家鎮段、S514隴縣固關至陜甘界等國省干線公路升級改造工作,提高區域交通運輸能力,打造流通業快速公路網,讓輻射帶動能力“強起來”。(市交通運輸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建成區域性航空港。以寶雞機場正式獲批為契機,加快推進寶雞機場建設和貨運分中心落戶,構建連接東西、溝通南北、輻射全國的航線網絡,力爭開辟國際航線、開放航空口岸。加快寶雞空港物流園建設,合力發展低空經濟、臨空經濟等業態。結合航空制造、森林防火、旅游觀光、醫療救援等功能需要,推進麟游等通用機場建設,加快構建“1+N”通用機場布局,穩步推動運輸機場開展通用航空服務。(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優化多層級樞紐節點。以寶雞港務區為核心打造內陸貿易型樞紐港,推動以中歐班列為核心的運貿產深度融合,夯實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發展根基。建設陽平鐵路物流基地(二期)、華譽智慧生態冷鏈物流園、陸港公路物流中心、寶雞城南等多式聯運綜合貨運樞紐,加大與國內外物流樞紐加強銜接,推進海鐵聯運、公鐵聯運等多式聯運建設,持續完善“干支結合、樞紐集散”的集疏運體系。豐富陸路口岸功能,大力發展一般貿易、大宗貿易和跨境電商,推動“港產貿”融合一體化發展。促進客運站場與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提高綜合運輸樞紐一體化水平和集散效率。(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口岸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交通運輸綠色智能發展
強化骨干運輸通道能力。增強寶雞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流通保障能力,暢通國際干線運輸通道。加快待貫通路段建設,完善綜合交通樞紐布局,提升油氣通道輸送能力,提高集裝箱運輸通道多式聯運銜接能力。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合理把握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比例關系,加快推進寶雞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鐵”。(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搭建甩掛運輸服務平臺,積極推廣多種形式甩掛運輸,鼓勵發展掛車租賃,引導標準型廂式半掛車廣泛使用,打造以共享運力為核心的公共掛車池。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主體,優化業務和操作流程,提高聯運組織效率。積極推進“一單制”,推進“一箱到底”服務模式,打造多式聯運品牌。(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口岸辦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開展流通領域全行業數字化改造,推出一批數字化應用場景,推進智能化和跨界融合。有序推進智慧公路、高速、智能鐵路建設,打造寶雞智慧陸港,推動運輸、倉儲、搬運裝卸、配送等流程自動化。加快重點交通樞紐站、商業綜合體、鄉鎮重點區域等場所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促進電動汽車在短途物流等領域推廣,積極開展氫燃料電池在貨物運輸等領域的示范應用,降低交通運輸領域能耗和排放水平。(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數字經濟局、市郵政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拓展現代金融服務流通功能
1.完善流通領域金融服務
建立流通領域融資項目庫,梳理流通企業、重點建設項目等金融需求。優化與新型消費相關的支付環境,規范網絡交易平臺收費行為,優化平臺企業收費,降低流通交易成本。發揮好保險、融資擔保功能,合理分散金融機構信貸風險。引導保險機構完善流通領域貨物運輸等保險服務,豐富對流通各環節的保險供給,為流通領域提供更精準的保險保障。(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寶雞分局、人民銀行寶雞市分行、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創新流通領域融資方式
鼓勵金融機構開發支持流通業發展的金融產品和融資服務方案,依托“科技貸”“投聯貸”“專項貸”“E貸卡”等金融產品聯動,對重點流通企業實行“白名單”制度,提升市屬投融資平臺功能,建設創業投資集聚區,構建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生態環境,為企業提供多樣化、個性化金融工具。(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寶雞分局、人民銀行寶雞市分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加強流通領域信用體系建設
1.推動流通領域信用信息共享
依托“信用中國(陜西寶雞)”網站,加強物流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鼓勵流通領域市場主體通過“自愿填報+信用承諾”等方式補充完善自身信息,暢通信息共享渠道。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探索完善以信用為基礎的企業分類監管制度,構建物流行業經營主體和從業人員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依法依規建立物流企業誠信記錄和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制度,提高違法失信成本。(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流通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依托“寶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以信用風險為導向科學配置監管資源,擴大事中事后監管覆蓋范圍,務實推進信用承諾、信用評價、信用修復和信用分級分類等監管措施規范化建設,優化監管框架,不斷提升監管效能。統籌使用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行業信用評價、市場化信用評價結果,將評價結果作為實施流通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重要參考。提升信用監管運用深度廣度,在流通領域更多行業和部門實施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措施。(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快流通領域追溯體系建設
加快推進食用農產品、中藥材、藥品、有色金屬、煤炭等重要商品數字化追溯體系建設。鼓勵行業組織、批發市場、大型商超、商貿流通企業及重要產品生產企業自建產品追溯系統,逐步與寶雞重要產品追溯信息管理平臺、冷鏈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臺
實現數據共享,健全重要產品追溯數據信息,完善數據采集指標、傳輸格式、接口規范及編碼規則。支持追溯體系建設主體面向社會公眾提供追溯信息查詢服務。(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寶雞市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市長任組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副組長,市政府分管副秘書長和市級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定期研究解決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統籌推進全市現代流通發展重大項目規劃建設、重大事項落實、重大政策問題決策。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辦公室主任由市發展改革委主任兼任,負責日常工作統籌協調,各縣區政府、市級相關部門按照建設方案要求和各自職責任務,強化措施、夯實責任,推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實。
(二)突出要素保障
緊跟國家政策導向,積極爭取中、省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強對跨區域、保民生、保供應、保安全穩定等流通項目用地水、電、氣、暖及土地、資金、人員等要素資源保障力度,實施集成性要素供給,最大程度保障現代流通戰略支點城市所涉重點項目加快建成投運。聚焦制約和影響現代流通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流通領域“放管服”改革,優化審批審核流程,打造優質高效營商環境。
(三)強化人才培養
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圍繞流通領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優化學科設置,加快培養跨學科、復合型流通專業人才。緊扣現代流通業發展需要,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強化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養。加大對具有全球視野、熟悉國際規則的高層次流通人才培育和引進。將流通領域緊缺人才引進納入全市人才引進計劃并給予支持。
(四)做好監測分析
完善現代流通業監測制度,健全商貿、物流、交通等現代流通業相關統計監測和評價體系,提升數據分析和預測預警能力。健全流通領域數據資源確權、交易、應用等政策和流通領域數據服務、數據開放與數據發布機制。建立和完善相關統計信息服務共享平臺,推動海關、稅務等統計數據共享。